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人口篇-dafabet黄金版官网版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dafabet黄金版官网版下载 > 专题专栏 >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 正文内容

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人口篇

作者:韩莹发布时间:2025-03-13 18:13来源:安康市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安康人民在国家各项政策指引下,砥砺奋进,紧跟全国的发展步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市的人口发展走过一段波澜壮阔、成就斐然的历程:人口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显著改善、城镇化水平大幅越升,创造了时代发展的新辉煌。

 一、人口政策不断调整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康人口只有146.75万人,经过75年的历史变迁,2023年末安康市常住人口达到245.72万人,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98.9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2万人。人口数量及人口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不断调整优化,人口发展从盲目到有计划、再到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期间安康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时快时慢,总的来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人口高速增长期

从总体上看,1949年至1978年,是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这一时期,全市人民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希望,生育愿望激增:人口总量从146.75万人,增长到254.39万人,29年间增加107.64万人,增长73%;人口自增率在10.9-25.7‰之间高位波动,最高年份1970年,自增率达到25.7‰,高于全省3.22个千分点,属于典型的高出生、高增长类型。

(二)人口控制增长期

1978年至2000年,是人口控制增长期。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实施,安康市人口的高速增长势头得到控制,1990年到达峰值,之后缓慢下降。1982年全市总人口为263.08万人,出生率、自增率分别为22.47‰和12.95‰;到1990年全市总人口为282.6万人,人口总量达到峰值,出生率、自增率变化为23.38‰和14.43‰;到2000年,总人口降为266.57万人,出生率降为8.70‰,自增率降为-0.07‰。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负增长,进入一个以低生育为基本特征的新时期。

(三)人口均衡高质量发展期

2000-2023年,在经历了人口高速增长和控制增长期后,迎来了人口均衡高质量发展时期。我市常住人口缓慢下降,出生率、自增率低位波动,2010年常住人口为262.99万人、出生率为9.63‰、自增率2.79‰;到2020年常住人口变化为249.34万人、出生率9.22‰、自增率2.17‰;2023年常住人口下降到245.72万人、出生率下降为6.55‰、自增率降为-2.10‰,呈现出总量减少、少子化和老龄化并存等趋势性新特征。人口政策也相应变化,“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三孩”政策分别于2002年、2014年、2016年和2021年开始实施,2023年“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安康人口发展也从过去注重人口数量,转变为既在“量”上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又在“质”上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的新阶段,步入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二、人口素质普遍提高

(一)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随着我市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口受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1949 年时全市仅有小学418个、普通中学5个、中专2个,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1990年,全市每10万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503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有504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4172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4456人。到2020年,每10万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9064人,较1990年增长了17倍;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有11271人,较1990年增长了1.23倍;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1557人,较1990年增长了1.23倍;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3834人,下降了1.81%。如下图所示:


 

(二)高素质人才加速增长

1990年,我市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为1.4万人,占15岁以上常住人口比重为0.71%;到2020年,大专以上人口增加到22.6万人,占比提升至11.18%,是1990年大专以上人数的16倍。


 

 人口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加速增长为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三、人口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随着安康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环境日新月异,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市人口健康状况显著改善。据市卫健委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安康市人均预期寿命为75.37岁,到2023年已经提升至78.52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5.8提升至23.64,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覆盖,近两年连续成为陕西唯一入围的全国健康城市样板市。 

 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解放初期,安康的农业人口占到89.37%,属于典型传统的农村社会,交通不便,人员相对封闭不流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经过2000年撤地设市、2009年西康高速正式通车后,安康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陕南移民搬迁、陕南循环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城镇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时期:2000年,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18.9%;到2010年上升到34.6%,提高了15.7个百分点;到2023年进一步增至53.77%。七十五年来,安康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人口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进程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推进。

 注:自1990年起,尾数逢“0”的年度为人口普查年度。1990年数据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之后逢“0”年份以此类推。

 

打印  关闭
网站地图